南丹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方案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根据《文化部 新闻出版广电局 体育总局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文公共发〔2016〕38号)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推进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的通知》(桂文旅办发〔2019〕102号)精神及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县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建设,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和自治区、市业务部门指导意见,县实行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旨在统筹县域公共图书资源,提高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和图书资源利用率,实现城乡公平、均等的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化社会服务,更好地满足城乡广大群众读书看报及数字文化需求。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成立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文广体旅局局长为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业务办,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县文广体旅局局长兼任,业务办主任由县图书馆馆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分馆制建设的部门协调和有关行政事务;业务办负责抓好总分馆的业务建设。“两办”人员由县文广体旅局机关相关股室、县图书馆、乡镇文广站站长、有关专业人员组成。
三、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建设县图书馆中心馆(总馆),乡镇图书馆分馆,村极文化中心子馆、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县级小学图书室基层服务点城乡一体化的南丹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实现公平、均等的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化社会服务,彰显与南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文化南丹、书香社会的时代文明。其主要工作目标如下:
1、建成图书馆总馆1个,乡镇分馆11个,逐步建成分馆子馆100个,基层服务点280个(每千人拥有一个服务点)。
2、实现文献资源统一采购和配置,加强总分馆特色资源建设,优化南丹地方文献资源布局;
3、建立统一的文献管理平台。利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图创系统管理软件)。建设城乡统一标准数据库,实现文献编目流通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办馆效益;
4、实行书刊、数字资源借阅“一卡通”,全县范围通借通还,方便读者,提高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效能和服务覆盖率。
5、共享和利用上级部门融合的各类型数字资源,打造县域内统一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激活我县现有文化资源存量,建设地方文献数字资源、实现与区域外的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
6、组织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全县城乡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四、总分馆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1、规范标识
统一规范的标识系统是总分馆制的整体形象,各分馆统一使用“南丹县图书馆XX(乡镇)分馆”名称,馆内各项标识系统要规范统一,新建分馆还要求装修格调一致。
2、集中管理
总馆和分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地区图书馆网群,其业务管理必须集中于总馆,以保证工作流程的统一和顺畅,保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3、同一平台
各分馆采用与总馆相同的业务管理平台、管理系统,确保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技术统管地区图书馆网群的联动和创新。
4、凸现特色
各分馆可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地域特点和人文环境确定分馆特色,在满足常规服务外,重点突出各自的特色服务,充分满足不同区域读者的需求。
5、共享资源
总馆结合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进一步加强南丹县图书馆资源建设,各分馆共享使用。同时,县政府投入总分馆制建设的专项购书费,购书由总馆统一购买、统一编目、统一调配、统一服务政策、统一服务标准,定期轮换,资源共享。
五、总分馆制的实施模式
由县人民政府发文,县文体局与各乡镇政府签约,县政府和各乡(镇)政府共同出资,共同推动实施总分馆制建设。
1、保证条件:政府主导,统一组织,经费分担,分步实施。
2、运行模式: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总馆负责区域内文献资源的采购、编目、分类、标引、加工,同时指导和协调读者服务工作;分馆开展各种读者服务工作;总分馆之间实行通借通还,共同保障城乡无差别的图书馆服务。
3、实施步骤:分两步。第一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编目、通借通还,达到“合理分工、共同负担、分别保存、合并使用”的目的;第二步将行政管理变为行业管理,分馆作为总馆派出的一个机构,分馆的人员、财务及设备均由总馆管理,达到“集中使用资金投入,合理组织专业分工,统一业务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4、运作流程:镇区、社区(村)提出申请——总馆现场检查办馆条件——总分馆签约——分馆人员培训及考核——挂牌成立——年度考核评比。
六、经费保障
1、县、乡财政图书馆事业经费预算拨款和专项经费投入。
2、市、自治区文化主管部门经费支持。
3、其它获得的补助经费。
七、工作步骤
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推进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的通知》桂文旅办发〔2019〕102号文件要求,总分馆制建设工作从2019 年12月份启动,2024年底完成。结合南丹实际,本县总分馆制建设拟分三步走,一是采取试点先行,2020年底,完成2个乡镇文广站、1个公共旅游服务中心、1个农家书屋总分馆制试点建设;二是全面铺开,2021年全面推进9个乡镇文广站总分馆制建设;三是服务延伸,2024年底,完成村级(或社区)子馆以及基层服务点建设。
1、工作部署
2019 年12月,摸底调研,制定工作计划,成立组织机构,召开动员大会,开展总分馆建设业务基础培训等。
2、平台建设:2019 年12月--2020年6月完成。
(1)设备采购。由县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县图书馆具体承办,并按上级要求和标准,委托县招标局,对县级总馆和乡镇分馆所需软、硬件及耗材实施采购招标,县图书馆、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做好相应配合。
(2)设备安装与技术支撑。由中标商对相关软件进行安装调试、负责对县乡总分馆业务人员进行软件达标培训,并负责对设备维护、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和优质服务。
3、书目数据库建设
2020年1月--6月,外包服务协议签订,完成县、乡图书馆已有的藏书书目数据库建设。
4、资源建设:
2020年4月---9月,完成5万册种新书目的采购、分类、编目、上架工作。
5、总分馆建设、挂牌、试运行。
2020年7月1日—9月31日,完成2乡镇文广站、1公共旅游服务中心1农家书屋总分馆制试点建设;2021年陆续完成总馆以及11个乡镇分馆的建设、挂牌、试运行。
6、总分馆试点正式运行
2020年 10月1日起,开展试点总分馆图书配送借阅和阅读推广活动。
7、全面铺开建设
2021年1月起,完成其余9个乡镇文广站总分馆制建设并运行
8、村级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子馆建设。
2021年1月--2024年11月,完成100个村(社区)图书馆子馆和280个基层服务点建设。
9、全面完成总分馆制建设时间:2024年12月。
八、运行管理和要求
1、规范管理。总分馆建成后实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总馆和分馆、子馆、各流通服务点是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图书馆网络,其图书业务管理集中于总馆,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平台开展城乡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服务和信息服务,抓好各项阅读推广等活动。
2、分级运行。县总馆负责全县图书文献的采购、编目、分类、标引、加工,并配送到乡镇分馆,在做好总馆图书借阅和开展读书活动的同时,负责对乡镇分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各乡镇分馆的业务活动和读者服务工作。乡镇分馆负责配送图书的登记、上架、借阅,做好分馆的日常管理维护和读者借阅、文献服务,组织乡镇阅读推广活动。
3、定期配送。由县图书馆总馆组织书刊定期配送分馆、子馆。总馆及乡镇分馆、子馆基本藏书参与流动借阅。每年县总馆配送到每个乡镇分馆、子馆的图书分别不低于3000册、300册,其中,新书不少于50%。
4、通借通还。本县范围内,读者借书卡一卡通用,通借通还。
南丹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2019年8月20日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上一篇:2021年南丹县图书馆年度报告